
2025-04-22 08:00 点击次数:147
中国新闻周刊音问,2025年3月14日,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陨命Lululu,享年94岁。
\n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刘鸿儒的学生和老辖下聂庆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刘鸿儒是一位勇立潮头、勇于担当的校正者和经济表面家。他在中国金融体制方面参与了两大触及宏不雅形态的校正,一是参与主导了中央银行体制建立,二是参与主导国内成本商场的建立。
\n聂庆平对中国东谈主民银行原行长陈慕华的一句话印象极为深远。陈慕华说,校正就像草原上的群马,成本商场校恰是头马,既要跑得快,又不行脱离马群。聂庆平认为,这句话不错形象地讲明往日刘鸿儒在推动校正中所处的位置和面对的合作难度。
\n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在刘鸿儒任内担任首席讼师的高西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证券业发展到今天,这条路是按国际王法走出来的,而刘鸿儒算作开拓者之一,既老练国内体制,又有国际化视线,认定中国成本商场要走与国际接轨之路,这使得他既绽开,又在不得不为之时深谙息争的艺术。若是莫得刘鸿儒的表里均衡,其时好多事是退却易作念起来的。
\n2011年6月1日,刘鸿儒出席在中国东谈主民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生成就奖受奖典礼暨中国金融学科发展论坛。图/中新
\n垄断央行校正
\n刘鸿儒1959年从苏联获取副博士学位毕业归国,分派到中国东谈主民银行。算作国内最早战争当代货币银行学的一批留学生,他成为党内“少有的金融行家”,校正绽开后受到重用。
\n1980年8月,正在哈尔滨出差的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刘鸿儒接到见知,被破格任命为中国东谈主民银行副行长,分担金融体制校正责任。
\n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成就银行接踵分设寂寞,银行间竞争场合逐渐变成。而东谈主民银行还承担着城市工商信贷业务,无法以潇洒地位实行中央银行职能,有东谈主说东谈主民银行是“既当评判员,又当畅通员”。
\n刘鸿儒回忆,其时银行各有各的设计。东谈主民银行认为我方既没东谈主事权,又莫得灵验经济杠杆,管制权限很难落到实处;专科银行则都认为我方是国度银行,同东谈主民银行是平起平坐的磋商。
\n1982年,国务院指令东谈主民银行成立“银行机构校正小组”,东谈主民银行行长吕培俭担任组长,刘鸿儒任副组长,负责具体责任。
\n刘鸿儒组织团队到西方推崇国度锻真金不怕火,又经过一系列调研,之后向总行指引和国务院请问:建立中央银行轨制是金融校正的势在必行。
\n校正小组屡次召集各专科银行开会,但不对很大。1983年6月,国务院指引找刘鸿儒言语,提倡磋商把东谈主民银行变成工商银行,再另外成立一个中央银行,搞得小极少,天真极少。刘鸿儒以为,这有点像国务院财贸办公室一样的“金融办”。
\n刘鸿儒回到总行磋商,群众认为如故应由东谈主民银行算作中央银行,另设工商银步履好。一是因为东谈主民银行负责东谈主民币刊行责任多年,更名后再改印票子相比难题;二是东谈主民银行几十年来是独一的国度银行,倏得变成专科银行退却易被环球交融和接管。临了,国务院指引接管了这个意见。
\n磋商中央银行与专科银行的磋商时,几家专科银行都暗示不肯受中央银行指引,但愿国务院成立金融委员会来团结指引。东谈主民银行则对峙,专科银行算作金融企业,应由中央银行指引,中央银行的指引是实体的,不行是虚的,也不行搞成“协商会议”。国务院临了明确,由中国东谈主民银行专门利用中央银行职能,同期将交易银行职能剥离出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东谈主民银行与专科银行在行政上不附庸,但在业务上是指引与被指引磋商。
\n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下发文献,中央银行轨制老成建立。
\n刘鸿儒其后说,1983年确立中央银行轨制是创新性冲突,在此基础上,举座金融校正才有要求逐渐推开。
\n为成本商场闯出一条路
\n1986年,邓小平会见纽约证券来回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时说:“你们好意思国有个纽约股票来回所,咱们中国也不错试试。” 从那时起,国内启动酝酿筹建证券来回所。
\n1988年8月,聂庆善良几位同学研究生毕业,被分派至中国东谈主民银行总行金融管制司。那时股份制和股票商场试点已处在起步阶段,主要在上海和深圳进行。刘鸿儒给他们下达了一个任务:研究若何构建中国证券来回商场体系。
\n金融管制司成立了股票小组,早先的四位成员中,有三位是“五谈口”85级学生,聂庆对等于其一。刘鸿儒在鼓吹银行体制校正时际遇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东谈主才坚苦,为此于1981年在北京海淀区的五谈口筹建了中国东谈主民银行研究生部,俗称“五谈口学院”。
\n1988年夏,东谈主民银行召集了其后所称的“万寿宾馆会议”,会上提倡了建立北京证券来回所的建议。刘鸿儒暗示,这个问题太大,无论是他如故东谈主民银行都作念不了主,要草拟文献上报中央决定。那时,王波明是纽约证券来回所来回员,高西庆是好意思国华尔街执业讼师,都刚归国,参与草拟了这份后被称为中国证券商场“白皮书”的《中国证券商场创办与管制的设计》。中央指引听取请问后表态,“要紧锣密饱读地搞”。
\n刘鸿儒时任中国东谈主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度体改委副主任,径直指引这项责任。他指令,磋议证交所之事不要太张扬,要低调,最佳以一个研究型机构的口头来推动。因此,磋议机构临了起名为“北京证券来回所研究设计结伙办公室”,这就是东谈主们其后熟知的“联办”。
\n高西庆说,那时一些东谈主怀疑搞成本商场就是搞成本想法,刘鸿儒花了深广元气心灵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去奋勉劝服,起了要津的作用。
\n1990年起,刘鸿儒专任国度体改委副主任,分担金融体制校正。他认为,金融体制校正的好多方面都已破题,唯独成本商场尚未闯出一条路来,决心要为此负重致远。但不久后,他就面对了一场股票商场的存废考验。
\n1990年,深圳发生股市怒潮,5只股票价钱比刊行价暴涨,场应付易、暗盘来回泛滥。刘鸿儒率队三赴深圳看望。
\n这场风云之后,深圳股市险些堕入停顿。这年10月,深圳主宰副市长张鸿义一瞥抵京向东谈主行总行和国度体改委请问,形势麻烦地来到刘鸿儒家里。从特区初创起,刘鸿儒就是国务院特区责任构成员,深圳上高下下对他都很老练,也欢乐和他说心里话。
\n刘鸿儒谈起,他1955年被遴派至苏联莫斯科大学财政学院研究生班留学时,学习的作业之是以叫“政事经济学”,是因为社会想法国度一直把政事放在首位。深圳股市风云的压力很大,要从注目社会褂讪的政事角度来磋商问题,但也不要因此闪避校正。
\n刘鸿儒我方也在寻找革新。很快,他利用与中央指引同乘专机的契机作念了请问。他说,自然搞股票有很大风险,但应当信托,咱们有智力探索出一条在社会想法轨制下发展成本商场的谈路。
\n这年12月,深圳证券来回所开业试运营,上海证券来回所获批成立。
\n股票商场生涯了下来,但对其性质的争论还是强烈。刘鸿儒率看望组在深圳和上海看望后,向中央建议,国有企业转制为股份公司时,公有股所占比例最低不得少于51%,具体比例由审批机构细则。
\n日后备受争议的股权分置问题就此产生,被认为很猛进程镌汰了中国股票商场的遵循。刘鸿儒其后直言,这在往日是无奈之举,若是不栽种这么的章程,股票商场很难生涯和发展起来。
\n“新派”证监会
\n沪深两个证券来回所自然成立了,但问题重重。国务院指令体改委,对两个来回所的翌日发展提倡想路。
\n时任国度体改委宏不雅经济体制校正司干部黄运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刘鸿儒组建了两个锻真金不怕火组,分离去东南亚和欧洲锻真金不怕火。东南亚组由刘鸿儒带队,楼继伟、黄运成、霍恩全、关敬如等东谈主参预。刘鸿儒在总结会上提倡,中国要建立“齐集团结、分级监管”的框架,既要防患风险,又要赋予商场活力。
\n黄运成等据此草拟了敷陈,建议国务院成立两个机构:一是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由国务院16个部委参预,主要对质券商场的首要问题进行方案;二是中国证监会,主要负责实行,监督证券商场的平素运行。为使监管能天真灵验地按商场化原则进行,证监会应为功绩单元性质。这么栽种起来各方阻力也会小一些,监监责任主谈主员的收入也不错高一些,高薪养廉。
\n敷陈申报上去不久,深圳就发生了百万股民抢购的“8·10事件”,记念寰球。中央决定,加速对质券商场实行团结监管。10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制委员会成立,受同期成立的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指引,朱镕基任证券委主任,刘鸿儒任证监会主席。
婷儿 勾引\n朱镕基找刘鸿儒谈了几次话。刘鸿儒说,这个职位就是坐在火山口上,压根干不长。朱镕基说:“累赘不要你承担,我来承担。”刘鸿儒说,自然应该我方来承担。他就这么接下了这个担子。
\n在第一次证监会员工大会上,刘鸿儒讲话说,证监会的责任是最敏锐的责任,群众都要作念好想想准备:“股票价钱猛涨,上头会专诚见,顾虑出事;股票价钱猛跌,底下会专诚见,老匹夫不干;不涨不跌,整个东谈主都会专诚见,因为你搞的就不是商场了。”他又说:“咱们第一届的任务就是开采、修路、铺轨谈⋯⋯挨骂是服气的,但给其后东谈主开出一条好路来,亦然咱们的幸福,这是值得的。”
\n证监会惟有主席刘鸿儒、副主席傅丰祥两位指引。第一批责任主谈主员30余东谈主,主要由东谈主民银行、体改委和“联办”的年青主干构成,其中不少东谈主毕业于“五谈口学院”。聂庆平所在的东谈主民银行“股票小组”径直转入证监会。
\n刘鸿儒还引进了好多海归。他请高西庆担任首席讼师兼刊行部主任,又连络发电报催在好意思国全好意思证券商协会学习的汪建熙归国担任首席管帐师。他们的待遇参照证监会副主席,可列席主席办公会。
\n1992年10月,刘鸿儒邀请归国讲学的法国储蓄信托银行从事股票投资的林义相加入证监会,作念商场监控。刘鸿儒在与中国香港及国外同业交流时发现,这是中国证监会还欠缺的部分。
\n林义相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我方莫得商场监管专科配景,刘鸿儒为此致信法国储蓄信托银行行长,请其为林义相在法国提供实习契机。林义相用法语草拟了信件,皆备不懂法语的刘鸿儒莫得请东谈主翻译核实,就坐窝签了字。林义相说,恰是这个高度信任的举动让他确实下了毁灭法国高薪回到国内的决心。
\n28岁的林义相成为证监会高档行家,后老成入职证监会,担任研究信息部副主任。他设计并牵头成就了证监会初版证券来回监控系统,这是证监会检察总队的前身。
\n证监会的国际化进程越来越高。面对责任磋商中原土派和海归派的碰撞,刘鸿儒总在其中奋勉协调均衡。
\n其时坊间看来,证监会是典型的“新派”机构,东谈主员年青,多为高知,自然亲近商场。刘鸿儒要求,证监会是监管部门,亦然做事部门,着装要多礼,不行把证监会办成门难进、事辣手的衙门。
\n刘鸿儒要求严格审核上市公司履历。有场地政府来保举上市,让他“手下宽恕”,他会说:“我很欢乐让你们上,但坚苦的是刊行部主任高西庆是好意思国回来的首席讼师,很不好搞。”转过背来,他对高西庆说:“我很感谢你,替我挡了好多雷。”
\n1991年,香港向中央提倡H股试点,建议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国务院派刘鸿儒牵头成立责任小组,与香港方面谈判,聂庆平是小组通知,谈判历时11个月。
\n聂庆平回忆,其时最难啃的就是国有企业的财会轨制问题。刘鸿儒提倡,只在试点界限实行财会轨制的相称章程。这个历程中,他克服各方面阻力,上至部长下至司局长、处长,他都要在其中反复疏通,环节才得以贬责。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算作首家国企在香港上市。
\n刘鸿儒认为,“三分业务、七分政事”,股市的好多问题,其本体都是若何处理政府与商场的磋商。他对峙股票来回要尊重商场法式,不应东谈主为侵扰,但同期也磋商到,任何政事风险都可能将处于试点阶段的中国股市推向存一火旯旮。
\n1994年夏,上海股市从1400多点跌到360多点,社会响应强烈,场地打敷陈申请中央弃取措施救市。朱镕基将敷陈转给证监会,证监会加班加点研究对策。
\n林义相铭刻,那时证监会高下都很慌张。刘鸿儒在几次办公会上一直说是股市缺资金,都被几个海归主任、副主任顶且归了,说缺的是信心不是资金,但他们也拿不出具体办法。临了刘鸿儒拍了桌子:“我说缺资金就缺资金!”
\n证监会提倡了三大救市战略:暂停新股刊行、融资、栽种基金。国务院批复了这一措施。对社会公布后,股市大涨。但这场强力刺激的后果并莫得接续多久。
\n高西庆正本并不赞同此次救市,但其后他交融了刘鸿儒的压力和无奈。林义相以为,自然这三大救市战略并莫得皆备落到实处,但为走出熊市提供了持手。
\n1995年,期货商场风险事件频发,尤其是2月发生了“327国债期货事件”。其时在证监会战略研究室责任的黄运成说,那时不少东谈主观念关闭期货商场,但刘鸿儒则观念,期货是风险管制器具,要津在于法式,而不是关闭进犯。
\n最终,国务院在5月17日叫停了国债期货试点。但莫得明确时辰,这也为其后的国债期货重启留住了伏笔。
\n就在这时间,4月,刘鸿儒卸任证监会主席。
\n2013年,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前排左七)出席港交所举办的H股上市20周年庆祝行动。图/中央政府驻港齐集办网站
\n“刘头儿”
\n在刘鸿儒心里,他的榜样是国度统计局原局长、原国度计委副主任薛暮桥。薛暮桥亦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蹙迫首创东谈主,既永远踏进于经济方案层,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校正中施展了蹙迫作用,亦然一位驰名经济学家。
\n林义相认为,刘鸿儒也相似是一位行家型指引,一直以来,校正鼓吹到那处,他的研究就深入到那处。
\n离休后,刘鸿儒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东谈主民大学等多所高校聘为兼职老师,受邀在香港高校讲学,在“五谈口”的讲座讲到了80岁。
\n他常说:“校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容易的先改,要求具备的先改,意志到位的先改,不得不改的先改。”他一直在关爱国企校正、金融监管等议题,关爱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治理、科技创业板轨制等热门。直到90岁,他还在撰文号召,完善寂寞董事轨制,加强投资者保护。
\n回想一世所经历的金融校正历程,刘鸿儒的一个缺憾是,中小企业、轻飘企业融资难问题还莫得贬责好。
\n2009年冬,500多位“五谈口”学友网络在一谈,为刘鸿儒过80岁诞辰。刘鸿儒向学生们施舍了他的新著《冲突》和《变革》。他说,他一世作念了两件事,一是参与垄断和实行了中国金融体制校正,二是培养了一批金融东谈主才。
\n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谈到刘鸿儒时曾说:“最幸福的经济学家是能影响政府方案的经济学家,刘淳厚就是这么的幸福者,不仅他影响了政府方案,他的学生也在接续影响着政府方案。”
\n2024年10月,曾任深圳银监局局长的于学军为回想深圳金融校正史,约刘鸿儒通了一次电话。电话里,已近94岁的刘鸿儒声息洪亮,想维了了,笑声开朗。
\n于学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深圳金融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特区建立之初,刘鸿儒起的作用是很卓著的。
\n刘鸿儒是典型的东北东谈主脾气,明快意思意思。私行里,群众都管他叫“刘头儿”,拿起他时说得最多的词就是“老翁儿秀美”。
\n“刘头儿”走得也很秀美。他的遗嘱是,生前不作念无效调整,身后不举行告别庆典,遗体火葬后不取骨灰,总结大自然。
\n原标题:证监会首任主席“刘头儿”走了Lululu
\n